时下,随着安龙县海子镇石丫口村的林下菌种植基地进入采收季节,该村收获了林下种植黑木耳的第一桶金,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在石丫口村的林下菌示范种植基地,林间铺满了白色的菌棒。菌棒上,结出了一密密麻的黑木耳,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村民黄大琴正在抢抓时间采摘。他告诉记者,她家种植了23000个菌棒,通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已有5000个菌棒开始产生了经济效益,按照当前的势头,她估计这一茬黑木耳将在1000斤以上,收入可超过25000元。
石丫口村村民 黄大琴
这个(每人)1天是摘快点摘到140至150斤,2.5元1斤这个生木耳,一天得到300块钱。
结合石丫口村的森林资源优势,海子镇在该村规划建设林下菌核心示范区250亩,政府负责水、电、路等基地设施及相关费用的投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运行模式,由贵州福顺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菌棒的供应和产品保底回收、贵州双喜八月瓜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则负责技术指导,种植户只负责出资菌棒成本,最大限度降低种植户的风险。共带动了21户建档立卡户参与种植
石丫口村主任 吴万将
我们这个石丫口村发展这个林下产业5月26号就开始启动的,到现在近2个月的时间了,目前,就是木耳采从这个8月1号左左右右开始采收。
目前,石丫口村的黑木耳长势喜人,该村正积极组织种植户抓紧时间采收第一桶金。记者了解到,基地每个菌棒的产量在2两以上,照这样计算,每个菌棒可以采7茬,产量可达1.5斤,收入在3.75元以上,除去2元的菌棒成本,一个菌棒纯收入将超过1.5元。
石丫口村主任 吴万将
目前这个产量采收的鲜耳2000斤左左右右的每天产量。像我们这个是第一批上的第一批上的才5万棒,按这个数据算的话,全部是30万棒,同时采收可以达到2万斤左右左右的鲜木耳。
与此同时,海子镇林下菌核心示范区的建设也拓宽了村民就近务工渠道,已带动周边村民务工3000多人次。村民孙光燕就在核心示范区灵活务工,每月的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这让她感到十分的高兴。
石丫口村村民 孙光燕
从5月20几号就开始做的,我从铺地膜铲渣渣就做起,一直背菌棒这些我都做的,什么活路都做得有反正到这里头,这些杂工了,随时都做得有的,现在做得有5000多了。
此外,在林下菌种植中,海子镇还创新举措,除林地而外,还充分利用果地等优势,向土地要增收。
海子镇党委书记 简习华
比如像我们这个点我们上面种八月瓜下面就种黑木耳,那么实现地上林下,一块土地多分收入。
借助大好的发展势头,海子镇将因地制宜,以核心示范区为带动,持续做好林下菌种植这篇文章,助力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海子镇党委书记 简习华
我们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是一个是抓产业促就业,抓好就业推产业,抓好两业促增收。我们的出发点是要为我们的贫困户边样户返乡人员创造就业的机会,打造务工的地点。